來自法國地質調查局、伯爾尼大學和卡爾加里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放射性分解產生的頁巖氣比以前認為的溫室氣體排放威脅更大。在他們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論文中,該小組描述了他們如何證明在監測壓裂現場的排放時應該考慮被忽視的天然氣來源。
正如研究人員指出的那樣,天然氣(甲烷、丁烷、丙烷和乙烷的混合物)傳統上根據其產生方式分為三種主要類型:熱反應、微生物反應和無機反應。所有這三種類型都涉及水力壓裂,其中在頁巖沉積物中水平鉆孔并注入加壓水以釋放其中的氣體。隨著水力壓裂法已成為天然氣生產的更常見來源,環保主義者開始擔心副產品會被釋放到大氣中,其中許多是導致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
正因為如此,官員們制定了規則,強制能源公司監測并防止在壓裂活動期間釋放此類氣體。但是,正如這項新工作的研究人員所指出的那樣,這些規則不包括通過另一種方式產生天然氣的地點——有機物的輻射分解。到目前為止,人們一直認為放射性分解產生的天然氣只占壓裂過程中產生的少量氣體,因此不值得監測。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因為研究人員發現這些氣體可能占許多地區水力壓裂作業產生的天然氣的 25%。
該團隊的工作涉及研究先前研究工作的數據,這些數據涉及分析通過放射性分解在頁巖中產生氣體的方式。然后,他們使用他們學到的知識來計算以這種方式產生的碳氫化合物的類型,并發現它們通常是同位素輕的,這意味著它們將與可能排放到大氣中的大量丙烷、乙烷和其他重氣體有關. 研究人員認為,這表明參與開采天然氣的壓裂場地至關重要監測通過有機物的輻射分解制成的,以確保它們不排放溫室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