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對標德國”意味著什么,未來10-20年的職業會如何洗牌,我們和孩子可以做些什么準備。
1. 中國教育體系,本身就源于德國
一說起德國教育,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放羊,佛系,素質教育,快樂教育。
一說起中國教育,先想到的就是競爭,排名,分數,死記硬背,應試教育。
其實,現在中國的K12教育體系就是源自德國(當時的普魯士)。
普魯士教育的特點是,強調分工,紀律,標準化。
當年德國人發展教育,初衷并不是培養出可以獨立思考的靈魂,而是大量炮制忠誠且易于管理的人。
▼ 出自教育紀錄片《最有可能成功》(Most likely to succeed)
這種標準化的教育模式,為德國的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
后來,蘇聯人學習了普魯士教育模式,按照自家情況,量身打造了更嚴格的選拔制度。
再后來,中國又從蘇聯大哥那學來了這種教育經驗,也就是我們沿用到現在的“應試教育”。
就是這個被今天的人詬病多年的“應試教育”,讓中國從一個落后的農業大國,在最短時間內,以最低的試錯成本,成功轉型為了工業國家,為今天的經濟騰飛和國際地位打下了基礎。
現在問題來了。
既然是同根生,為什么德國教育和中國教育給人感覺上這么不同?
2. 德國重視教育,中國重視高等教育
中國人重視的教育,特指高等教育。
家長可以接受孩子“注定是個普通人”,但不能接受孩子是個“沒考上高中的普通人”。
眾所周知,這個無法接受的事實,將會在中考后落在一半的孩子頭上。
很多人說,初中畢業就分流、50%的高中錄取率,這些才是家長焦慮教育內眷的源頭,只要50%的淘汰率不變,不管培訓班怎么禁,該卷的還是會卷。
不不不,這不是癥結所在。
論分流,沒有比德國更兇殘的。
德國小學畢業就分流,而且,德國有16個州,其中15個州的小學只有四年級。
也就是說,四年級一讀完,10歲孩子就面臨人生第一次分流。
這次分流,讓孩子們走上兩條不同的路,簡單地說,一波人奔著大學去(高等教育),一波人奔著不上大學去(職業教育)。
奔著大學去的孩子,就讀于文理中學(或綜合大學的文理中學部),這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必經之路。
當然了,德國的中學體系非常復雜,兩條路中間也存在“切換通道”,不是一句“上不上大學”可以概括的,這里不展開說了。
德國每年上文理高中的孩子占多少?
不同州的數據不同,我翻了下聯邦文化部近年公布的數據,在40-50%區間內波動。
各位,四年級就分流,40%的孩子讀文理中學(上大學的前提),不知你讀到這里,是不是想隔空喊話德國家長:還不給我卷起來?
分流比中國更早,錄取率不比中國高,10歲就給人生定了性,按照樸素的思路,德國家長應該更焦慮,德國教育應該更卷才對。
事實并非如此,為什么?
因為,那50-60%將來不讀大學的孩子,并不是被教育“篩掉”的一群人,也沒有被任何人“放棄”。
相反,他們的教育會被高度重視。
3. 職業教育做到這份上,不上大學又何妨?
德國的職業教育體系非常成熟完善,可以說是世界的榜樣。
不管你是切鉆石還是修飛機,當幼兒園老師還是油漆工,管倉庫還是管賬目,賣眼鏡還是賣豬肉,開藥店還是搞運輸,做酒店大堂經理還是在工地砌磚,都可以得到全面,正規,標準的職業教育。
這個職業教育不同于職業培訓,不是說你接下來要管倉庫了,就讓師傅帶你參觀下庫房,安排幾天時間說下情況就完事了,而是為期2年到4年的正規教育。
德國有426種職業教育方向,根據職業性質不同,學制從2年到4年不等。
職業教育不等于出來當藍領,很多職業學校畢業的學生,從事的工作在中國需要用大學文憑敲門。
從會計到稅務員,從程序猿到人事專員,從市場營銷到工程繪圖,接受職業教育的人,一樣可以和讀過大學的人坐在一張桌上喝咖啡。
德國職業教育的成功,成功在“雙元制”上。
“雙元制”的意思是,你可以一邊在學校學文化,一邊在企業接受技能培訓(做學徒),理論實踐兩手抓。
無論是坐辦公室還是進車間,你都可以在職業教育期間熟練掌握技能,熟悉公司文化,還沒畢業,你的半只腳就已經踏進了公司。
▼ 德國博世(Bosch)網站上的學徒廣告
之前我寫“德國幼兒園老師才是育兒大V本人”系列文章,很多人直呼德國老師怎么可以這么專業,是不是都學過兒童心理——功勞就是長達3-4年的職業教育。
政府對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絕不亞于對高等教育的推進。
《德國聯邦職業教育法》中,有一條就是,德國所有企業都可以和職業學校聯辦教育,只要你聯辦(也就是說讓學生去你的公司做學徒),每培養出來一個學生,政府就補貼給你4000-6000歐元。
德國有200多萬家企業,接近50萬家聯辦職業教育(比例高達近20% ),大多是西門子博士寶馬保時捷等大中型企業。
接受雙元制職業教育的學生,不僅積攢了經驗,還能從企業那里領錢(生活補貼為主),畢業后留在企業的比例高達70%以上,真正的“用人單位搶著要”。
德國是各州自治,但這個《聯邦職業教育法》是聯邦立法,意思是全德國通用,聯邦政府每年儲備4.5億歐元預算來搞這個事,可見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之高。
在德國,職業教育是一種選擇,而且是一種還不錯的選擇,并不是被擠下獨木橋后迫不得已的認命。
而中國目前的情況是,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呢,似乎是一種沒辦法的辦法,是給落榜的孩子找點事做的一種“勉強托底”。
4. 高等教育,并不高人一等
德國對職業選擇的觀念是,無論你讀大學還是上職業學校,畢業后的工作都應該與專業高度對口,懂一行,干一行。
你說你從名牌大學畢業,喜歡孩子,特別想去當幼兒園老師行不行?
不行,先去接受4年的幼師職業教育。
并不是你接受過高等教育,你就可以做職業教育對口的工作。
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不是誰高誰低的關系,而是兩條平行、平等的路線。
德國政府深知職業教育對工業國家的重要性,在宣傳職業平等上不遺余力。
在德國生活過的朋友,前些年應該在地鐵里見過一種宣傳海報,衣裝體面、精神狀態飽滿的年輕人,身穿各種職業的工裝,面帶微笑看著你,上面寫著一行字:我是學徒工(Ich bin Azubi)。
▼ 近年見得少了,更多的是企業招聘學徒工的廣告
這種正面宣傳在民眾心里種下一個印象,職業教育是一個不錯的出路。
另一方面,德國的稅收和薪資制度決定了,無論你上不上大學,當白領還是當藍領,收入差距不會特別大。
德國有個段子說,德國富人和窮人的區別是,富人開自己的游艇度假,窮人租個游艇度假。
這個比方有點夸張了,但可以側面反映一個事,任何階層的人,都可以靠勞動過上體面的生活,靠自己的專業技能吃飯,在社會上不會被歧視。
說白了,知識改變命運不假,但就算改變不了,我的命運也不會太差。
當一個國家的藍領階層收入越高,家長的心態就越放松。
教育內卷的問題,永遠不只是教育的問題。
5. 別誤解了教育的本質
培訓班關門了,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就怕1對1會火起來,就怕補課只能轉地下,就怕自己教不了。
說來說去,還是沒弄清楚教育的本質。
有人說,教育的本質是篩選,我不贊同。
你可以說中考高考的本質是篩選,但這肯定不是教育的本質,也不是學習的本質。
我一個在德國的華人朋友,曾打電話給教育局投訴老師,因為老師課上不怎么教,總讓學生自己學,學不懂才問老師,作業也連著幾天沒批了。
教育局緩緩道出一句,教學的目的是不教,學習的目的是自學,這就是教育的本質。
沒有哪個成績優異的學生,是被老師家長死死盯著補習盯出來的,學習靠的應該是興趣和內驅力,教育的本質是自我教育。
▼ 如果不相信世界上有人對學習感興趣,可以看看這條留言
很多人把消除內卷的希望寄托在高等教育升學率上,我個人認為,這是很不切合實際的愿望。
一味追求學歷,只會讓高校擴招進而導致“學歷通脹”,讓大學畢業證不值錢。
當高校的門檻低了,職業的門檻卻高了,于是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畸形現象,大學畢業送快遞,碩士畢業站前臺。
不是瞧不起送快遞和站前臺的職業,而是這樣的結果浪費了太多資源。
學無致用,是一種嚴重的資源浪費,對社會和個人都是。
所以在“雙減”政策剛出臺時,我就寫文章大膽預測過——
未來10年中國教育改革的方向是,給職業教育雪中送炭,而不會是給高等教育錦上添花。
6. 別用今天的眼界,規劃孩子10年后的未來
我知道,很多家長會說,道理都懂,但還是不能接受孩子不上大學,上大學才能擁有更好的職業出路。
但你有沒有想過,孩子未來的“職業出路”,怎么能用我們今天的眼界去規劃?
在未來10-20年,700多個職業將會經歷一場“大洗牌”。
這不是我拍腦袋想出來的,而是有很多學術研究分析作為基礎的推測。
今天,我們處在“工業4.0”時代。
按照目前的共識,工業1.0是蒸汽機時代,工業2.0是電氣化時代,工業3.0是信息化時代,工業4.0是智能化時代。
智能化時代是什么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智能化促進產業變革,離不開信息技術,工業4.0時代也可以說是“自動化plus”時代。
新時代帶來新機遇,這是真的,只是這個機遇并不屬于所有人。
工業4.0時代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會讓一大部分人失業。
而且,這一輪的失業和以前都不太一樣。
7. 未來容易失業的職業vs 吃香職業的特點
之前的工業革命對職業的替代,都是自下而上的,自動化來了,流水線上那個最沒技術含量的工人,一定最先失業。
而人工智能時代威脅到的一大波崗位,是社會上“中不溜”的白領,這其中不乏中產階級。
這也是為什么坊間流傳著一個說法:人工智能會消滅人類中產階級。
當然了,“消滅中產階級”的說法肯定過于絕對了,但也不是完全無中生有。
牛津大學2016年發表的報告預測,美國有47%的就業崗位有被替代的危險,而中國的數據是77%,位于全球第二。(702個職業被替代概率表,見置頂留言)
被替代的人群目標有兩類——
一是相對偏低端的就業人口。
二是各領域的部分初級白領崗位。
偏低端的就業人口
偏低端的就業人口,這個比較好理解,其實就是延續自動化對勞動人口的替代。
在之前的工業革命中,“核心”技術已經被機器干了,而工廠里剩下的人,就是給機器“打雜”的一個角色。
我之前在慕尼黑西門子工作的時候,參觀過子公司歐司朗的工廠,至今印象深刻。
工廠實現全自動化生產,LED燈從生產到包裝,再到一個個碼齊裝箱,甚至連折疊紙箱都是機器臂在做,一個工人都不需要。
整個工廠里只有一個人,他的工作就是把裝好箱的燈泡從生產線搬到拖車上,然后拉去倉庫。
這個工作非常簡單,但機器目前做不了。
拖車是人拉來的,每次停的位置不同,你讓機器根據拖車的位置去調整機器臂搬箱子,它沒有這么高的靈活度。
但是,機器也會迭代進步啊,它會一直“向下”替代,直到工廠里剩下的那部分人也被替代了。
各領域相當一部分初級崗位的白領
如果說第一類被取代的崗位是“意料之中”的,那么第二類被取代的職業,會讓人從心理上難以接受——各領域相當一部分初級崗位的白領,將會失業。
一部分智力勞動者的飯碗會保不住,而這部分人在以往的工業革命中,往往是被認為非常“安全”的。
但是注意哦,取代的邏輯不是“崗位越初級越容易被取代”,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那些容易被取代的崗位,有個共同的特點:
工作內容里有很多可重復的細節,任務目標明確,方法有規律可循,也就是說,可以“被編碼”。
為什么呢?
因為人工智能做的就是這個事啊——在人類行為中找到規律,編成算法,然后給它“喂”大量數據,讓計算機沒日沒夜地學習,直到最終可以模擬這個行為。
比如審核信貸,就是一個典型的可以“被編碼”的工作。
這個職業不至于多么風光,起碼也是比較體面的,但是,信貸員已經開始逐漸被人工智能取代了,并有機構給出數據,在未來,信貸員這個職業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是98%。